1986年,由陈绎勤教授带头申报的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下设建筑声学与声环境、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城市设计理论与技术、建筑设计及其技术、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其技术5个研究方向。
2005年,yl23455永利建筑系申报建筑历史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当年开始招生,下设5个研究方向。
2010年,我校获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我校建筑学专业初次通过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
建筑学硕士教育
yl23455永利建筑学专业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建筑技术科学。这3个研究方向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省内学科和行业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为省内主要建筑设计院、城建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知名地产公司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该方向学科带头人高宇波教授是省住建厅绿色节能委员会专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省科技厅和省住建厅的多项科研项目,在省内建筑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力。骨干教师徐强高级工程师2018年获得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方向:该方向依托山西丰富的古建筑遗存资源,建立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对山西传统村落和建筑遗产的研究,为省内古建筑保护工作培养了大量高级专业人才。近年完成了山西境内大量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和古建民居保护工作。该方向的学科带头人王崇恩教授是山西省文物局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省科技厅和省文物局的多项文物古建保护的科研项目,并推动了店头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在山西省文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建筑技术科学方向:该方向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建筑声学专家陈绎勤先生。该方向以建筑声学及物理环境理论和实践为研究重点。建筑声学及物理环境研究起步较早,在装饰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方面有成熟的理论,在建筑声学设计、室内外声环境控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教学、科研和实践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为省内外大型观演和厅堂工程提供技术服务,为省内外科研机构和设计院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在国内建筑声学领域很有影响力。近年该方向结合国家政策和行业需求,扩展了研究领域,在装配式建筑研究和BIM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教育部BIM实训基地及双创基地,完成了《装配式木结构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和《BIM技术标准》等多项山西省地方标准,在这些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力。
城乡规划硕士教育
yl23455永利是山西省唯一同时拥有城乡规划学本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研究生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定位,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走出一条结合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学科研究路子;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致力于地方建设服务,面向全国,为山西省城乡规划及聚落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yl23455永利城乡规划专业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聚落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城乡规划与设计:针对城乡规划与设计领域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生态文明、自然资源环境约束下高质量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存量更新与增量扩展、城乡人居环境塑造等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聚落遗产保护规划:依托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跨学科交叉或多学科渗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理论及方法。促进区域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及利用与发展。为区域文化旅游提供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快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遗产文化旅游。
城乡规划技术科学:依托建筑技术科学的传统优势,研究城乡物理环境科学、基础设施与工程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遗产物理环境保护研究、城乡环境噪声控制以及城乡建成环境生态保护和低碳节能研究等方面形成学科特色,为城乡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yl23455永利研究生工作组
组 长: 王正强、王金平
副组长:丁娟、石谦飞、梁变凤、武霄鹏
成 员:高宇波、王崇恩、李弢、高静、韩卫成、张琳、晋美俊、彭婧、徐强、张勇、周吉平、雷一彬、赵静、康峰、史晓峰、胡川晋、崔凯、王婷婷、何志强、刘瑜、张涛
yl23455永利研究生工作组工作职责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思政类奖项的评选工作(含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子、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
2、研究生班集体和党支部协同共建,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和班集体建设有效整合;
3、健全“研工组”、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工作联系,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健全和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统计填报工作;
5、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工作;
6、组织实施研究生“三助”工作;
7、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工作;
8、协助开展研究生助学贷款工作;
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
10、建立成长扶持体系,解决研究生发展需求问题;
11、研究生就业工作;
12、研究生团学工作,指导各年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协调指导研究生会工作;
13、研究生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接收、整理、查阅、寄出、录入、存档;
14、完成院领导交办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其它工作。